EN
EN

人才培养

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在线教学典型案例之六——《视听语言》课程

作者: 时间:2022-04-04 浏览: 来源:


张泽丰(美术学院)

在今年春季全国多地众志成城、防控本轮疫情“倒春寒”的背景下,师院人迎难而上,投入到在线教学的大潮中。作为一名经历过两年前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活动的美院教师,深知术科课程进行线上教学所面临的诸多困难,我们也深知确保线上教学质量不打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校院领导高度重视和全体教师齐心协力下,我们一致努力确保线上教学有条不紊、保质保量进行,共同努力扛过这场疫情“倒春寒”。

由于视传专业数字媒体方向是美术学院在本学年新开设的专业方向,《视听语言》课程也因此是我院的新课。再加上首次授课就要进行线上授课,《视听语言》课程线上教学对我个人是一次全新的并富有挑战性的尝试。

一、课程简介

《视听语言》是一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媒体艺术方向)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属于必修课程。这门课从最基本的视觉元素讲起,涵盖声画关系等影视创作中的各个重要概念,将视觉与听觉的各个要素联系串为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是日后学习《影视摄像》、《二维动画》、《剪辑艺术》等课程的先决条件。通过教学,应当使学生掌握视听语言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建立视听思维。

课程要求学生学会构图、景别、角度、焦距、运动、光线与色彩、场面调度等影像语言,掌握声音的分类及功能并了解声画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影视艺术的视听手法的概念、历史、形式、原理和技巧等有比较完整和系统的了解,在影像、声音和剪辑方面得到充分的认识,学会结合视听语言规律对影视作品中的视听语言进行案例分析,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以后的创作课程中。

二、课程目标简介

1.知识目标:熟悉影视造型与叙事的一般规律和法则,影视叙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表现技法。掌握视听语言各要素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了解影视脚本创作的技巧。

2.能力目标:掌握视听语言在影视艺术中的基本结构、叙事方式、镜头、分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和组合。能通过摄影景别、角度、机位运动、观察视角、演员与场面调度、蒙太奇的设置等方面对影片进行拉片分析,并在将来的创作中灵活运用这些表现叙事结构、人物关系、人物形象、场景空间等要素的方法。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高尚的艺术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能够积极主动参加小组学习活动,具有协调、沟通和合作能力。

三、线上教学设计

《视听语言》课程的学习主要以在“腾讯会议”平台中自建课堂(会议室)讲授,学生同步听课与交流为主。根据课程内容及一般影视创作流程,对理论课程体系进行解构和重构,课程设计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视听语言运用能力为导向,同时以一般影视创作工作任务及流程为参考,分为课上课后两个主要环节。课上环节以腾讯会议平台为依托进行理论授课、经典影片与文本案例分析、作业任务布置;学生在课后环节完成作业并在上课时回到腾讯会议平台进行交流,教师在这时要做好点评与指导工作。每次作业所涉及的要点以及课程相关影片素材文件都会通过“百度网盘”向全体学生共享,在课堂中解析过的影片学生可以在课后在网盘中反复观摩并进行深入分析,提高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也能促进同学间的互相交流。每次作业所涉及的知识点与技能要求由简单到复杂,层层累积、层层递进;职业技能要求由易到难越来越高。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不断积累学习内容、不断重复工作过程,从而夯实技能。

E0B0


图1 依靠“腾讯会议”平台教学与互动


图2 屏幕共享用课件

图3 课后作业要求及优秀作业展示与点评

图4 通过“百度网盘”进行学习资源分享

图5 通过微信群发布上课信息、注意事项等

序号

学习模块

教学内容

对应课程目标

总学时

理论学时

(22)

实践学时

(42)

1

模块一 理论基础

第一章 影视学基础知识

课程目标1

4

0

第二章 视听语言概述

课程目标1

2

0

第三章 分镜头

课程目标1、2

3

3

第四章 蒙太奇

课程目标1、2

4

4

第五章 声音

课程目标1、2

2

0

第六章 调度

课程目标1、2

3

3

2

模块二 实践应用

第七章 拉片

课程目标2、3

2

16

第八章 分镜头设计

课程目标2、3

2

16

总课时

64学时

表1 教学内容

四、学习效果

因是网络授课,无法像平时在校内上课一样面对面进行分组讨论以及作业点评与修改。针对每位同学的具体作业情况,我主要采取看过作业后在课堂中进行点评的形式,对优秀作业进行屏幕共享让全体同学学习,其他作业点评以寻找优点、发现不足、鼓励进步为主。根据作业中存在的个别问题有针对性的单独讲授,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果。

图6 部分视听语言电影分镜设计作业

(撰稿:李楠 编辑:李莉 编审:辛源)